【渝论】两江评 | “网红”干部不能只要流量

2025-04-29 08:45:00 围观 :0次

近年来,基层干部通过直播平台助力农产品销售的新模式逐渐兴起,这一创新举措迅速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热议。他们通过直播带货、变装视频、给家乡代言等形式“出镜”,步入大众视野,迅速“出圈”成为“网红”。如四川绵阳市安州区秀水镇党委书记、镇长齐上阵,在油菜花田里“魔性尬舞”,上传到社交媒体之后火爆出圈,带火了当地花海。好多地方的基层干部们纷纷效仿,加入了“尬舞大军”,拍短视频推介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

基层干部出圈引流,值得肯定。基层干部以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宣传文旅资源,无论是借助西装常服的“反差感”,还是土味乡音的“亲切感”,抑或是才艺展示的“趣味度”,都是基层干部主动拥抱互联网,尝试新技术,驾驭互联网经济新业态的“破冰”尝试。其本质是基层干部放下身段、服务发展的务实之举。如近日,90后重庆垫江曹回镇副镇长徐畅“火”了,他为垫江芍药代言的视频发出后,迅速“出圈”,更直接拉动了芍药鲜切花的市场销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例子也充分说明,由于基层干部的特殊身份,主动走进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会放大宣传效应,能让家乡赢得更多“知名度”,带来流量红利,切实帮助企业和农户拓展销路,带动文旅业以及相关产业发展,可谓是“一举多得”,这样务实的做法值得肯定。

基层干部出圈引流,还需规范。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基层干部“出圈”也不例外。在看到“出圈”正面效应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出圈”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当前,在一些地方基层干部直播带货火了,好多地方的基层干部们都坐不住了,纷纷效仿,但如此一窝蜂的涌入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盲目跟风导致资源错配,如某农业县将60%文旅经费用于短视频拍摄,却忽视景区厕所改造,以及缺乏后续业态支撑,未能转化为持续客流量;部分基层干部变装视频陷入“千篇一律”困境,有的过度突出个人表演而弱化地方特色,被质疑“用公款推广自己”。因此在看到基层干部直播“带货”为地方发展经济产生直接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其背后的风险,包括易误伤政府公信力、易引发廉政风险、易打乱市场秩序、内容低俗化等。如何规避?一方面需要基层干部保持清醒头脑,练就过硬本领,不夸大、不隐瞒、不歪曲,实事求是“出圈”,为地方发展出一份力,另一方面也需在保持创新活力的同时建立约束机制,针对党政领导为地方产品销售开展直播带货等行为制定管理办法,将干部出镜转化为制度出彩。

基层干部出圈引流,要兼顾好台前幕后。基层干部参与文旅宣传的“出圈”现象,既体现了基层干部创新求变的主动性,也暴露出当前文旅推广中的深层矛盾。受制于资源、人才匮乏等带来的的基层宣传困局,基层干部主动补位,将流量转化为客流和销量,这种创新探索值得肯定。但做好文旅宣传,靠基层干部补位出圈成为文旅宣传的主角,并非长久之计,做好基层文旅宣传还是应有专业团队,让专业力量打主力,才能避免基层文旅宣传“一阵风”,避免昙花一现的尴尬。为此,基层干部更应从台前表演者转向资源整合者角色,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如伊川文旅局长提出的“运营前置”策略,通过招募专业团队、完善业态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层干部敢于出圈宣传,是对优化基层文旅宣传路径的一种尝试,但着眼长远,还需要机制创新,让更多地方文旅从网红变长红。

作者:路漫漫(江北区)

编辑:曹叶

审核:杨洋

华龙网两江评投稿邮箱:liangjiangping@cqnews.ne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