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海棠区以数字地名为牵引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2025-07-28 10:39:00 围观 :0次

“正愁找不到芒果园呢,一扫路牌,果园定位、购买链接全有了!”7月26日,在三亚市海棠区升昌村,游客王先生体验了“会说话”的数字路牌后惊喜地说。

据了解,自“乡村著名行动”开展以来,海棠区将数字地名深度融入公共服务、乡村旅游和产业振兴,走出一条“科技赋能地名、文化助力振兴”的新路。

三亚升昌村的“芒海路”路牌。(海棠区民政局供图)

“一码通达”,服务零距离。海棠区运用无人机、GIS等技术,系统梳理全区852个农村居民点、600多家民宿、66个物流站点、683条乡村道路等2876个点位信息,同步至国家库及导航平台。在全区88条乡村道路上,161块醒目的三维码路牌已覆盖旅游干道和村口。手机一扫,地名的历史、文化,周边景点、公交站点、便民服务,甚至芒果直购链接、线上政务办理入口(如海易办)等信息瞬间呈现。

地名“活”起来,乡村游“火”起来。海棠区将独特文化基因“写”进地名。藤海社区围绕冲浪文化,命名了“帆巷”“鲸鱼巷”“浪屿路”等,配以海浪墙绘,打造“国际冲浪文化走廊”,每年吸引上岛游客超百万人次。北山村则深挖黎锦非遗宝藏,命名“黎锦东路”“黎锦中路”等,沿街设置黎锦展示橱窗,结合“地名故事”线上打卡活动,吸引网红博主探秘传播。“堂燕路”“古榕巷”等饱含乡土记忆的名称,不仅增强村民认同感,更成为游客打卡热点。

“芒”字铺路,土特产畅销四方。升昌村将“芒海路”“金芒街”等“芒”字地名打造成产业品牌“活广告”。文旅部门策划的“芒果节”“采摘季”,年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果农及关联产业增收超千万元。“地名研学路线”引导青少年走进田园,形成“文化引流—产业消费—村民增收”的良性循环。(文/林芬 秦庭)

(海南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