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钱江晚报创新推出“小店帮”平台:搭起为民服务的桥梁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欣 葛晓娟
谁是“芋圆大叔”?
他叫施宏强,是“九份大叔”糖水铺的店主,也是钱江晚报从2021年第一季百家小店调查时就开始持续关注的店主。
这五年,他一直在“变”,从一个守店店主,转型成为一个“三栖”(开小店、赶市集、上门做私厨)店主,三年参加了624场市集。如今,他的门店更像“中央厨房”,主要负责甜品的配料制作,他赶的每一次市集都成了“移动分店”,目前市集营收已超小店营收的60%。

记录小店故事和凡人微光的小店帮“小店写真”看展现场
这样的小店故事,在潮新闻·钱江晚报小店系列报道中很常见。作为一家深耕本地多年的主流媒体,钱江晚报秉承“心向读者、情系万家”的初心,一直把联系基层当作和读者用户强链接的抓手。作为浙报集团倾力打造的新闻传播平台,潮新闻始终坚持“好看的党端,有烟火气的平台,智联用户的新生态”目标。2023年,浙报集团推进三端合一,潮新闻和钱江晚报开始实施一体化运行。关注小店,正是潮新闻·钱江晚报深耕浙江、联系群众、服务民生的生动注脚。

浙江省社科院专家和记者一起走访和调研小店
2021年,不少小店经历难关,钱江晚报开始关注它们的处境。作为“小店帮”的开端,当年5月,第一季百家小店调查开启,11路记者走访了100多家杭城小店,形成5万多字的调查报告。第二年起,小店调查升级为帮帮小店新闻行动,钱江晚报组建微信群,与数百名小店店主日常联系沟通,为小店对接政府部门帮助减免房租,对接设计公司免费设计店招,联系律师事务所免费提供法律帮助,还在钱江晚报上免费刊登精心设计的公益广告……
5年来,小店报道在钱江晚报刊出200多个版面,客户端上推出近50个专题,前后累计形成了60多万字的调查素材。新闻行动团队还通过政协委员,把助力小店经济的提案带到浙江省两会上。
正是在新闻行动的推动下,2024年9月,浙江省17个政府部门联动,“小店帮”在杭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小程序“杭企惠”正式上线。它分为开店帮、金融帮、企业帮、媒体帮四个部分,钱江晚报成为媒体帮的帮帮团团长之一。小店的需求将被更快速知晓,政策和温暖也能更精准直抵。
“小店帮”上线后,潮新闻客户端同步开通“小店帮”版块。在这里,小店店主可以发帖,求表扬、求助力、求流量,需求会一键直达对应记者。通过技术赋能,潮新闻客户端的“小店帮”和“杭企惠”实现数据互通、资源共享,不管小店店主通过哪个平台求助,团队都能第一时间看到。

小店帮记者送报纸和写真给小店
“小店帮”持续帮助脑瘫少年涛涛,让他的爆米花小摊在地铁口有了固定地点;帮助“纯真年代”书吧宝石山店联系属地交警等多部门,改善了顾客去店里的出行路;报道校门口的小店故事和处境,房东主动提出减租金,留住小店,让浙大学子的青春念想多了一个安放之处……
从百家小店调查系列报道,到帮帮小店新闻行动,再到“小店帮”, 持续关注小店的5年也让团队明白,记者不仅是记录者、传播者,也是社会生活的连接者、服务者。“小店帮”的未来必定更智能更全能,给用户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帮助。而我们和小店的故事,也未完待续。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