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用生命相爱的故事 疗愈了谁的“爱无能”丨封面杰选
今天5·20,我们来读一本关于爱的书。
《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这本书出版于2013年,畅销超50万,随时翻开,都能感受到满满的爱。
平如是丈夫,美棠是妻子。看他们年轻的照片,男帅女美,实在是一对璧人。但相爱不只是容颜吸引、情感喜欢,更是关乎责任、担当,遭遇风雨不离不弃的道义。
惊心动魄的故事固然精彩,但平凡岁月里互相扶持的相守,更为珍贵。在平如美棠的故事里,我们看到这种爱。
平如和美棠是一见钟情。1946年,才参加完抗战的黄埔军校高材生饶平如,奉父命回家相亲,一走进女方家中就看见美棠,面容姣好,正揽镜自照,擦涂口红。
两人一见倾心,交谈、唱歌、赠相片。“石榴花下少女鲜明的脸”印在平如心上。从此觉得一切轻慢不得,因为命里多了一个人。
结婚近60年,因外在因素导致两人22年两地分居,每年只在过年见一面。但平如\美棠彼此同心,风雨同舟。
2008年,美棠去世。平如终日难过,“走到哪里,做任何事都会想起她。”此时已87岁的平如决定把自己与美棠一生相伴的故事写下来,画出来,这样美棠就会一直在。
他从自己和美棠的童年趣事画起,细细讲述在时代转变、世事波折的背景下,一个普通家庭平淡、艰辛却相爱相守的生活。
婚礼上的幸福,分离时互相鼓励,用上千封书信,寄托思念。晚年重聚相守相伴。人生难觅生花笔,画尽前尘六十年。他说,此时他才明白白居易笔下的“相思始觉海非深”。
平如每次经过上海自然博物馆,都会停下来,或者到门口坐坐。他想起美棠,在长期两地分开的22年里,美棠一个人带几个孩子支撑家庭。美棠曾在这里劳动过,背过很重的水泥赚钱养家。平如看着博物馆的某块石阶,就好像看到美棠,看到她曾在这里流汗。
晚年的美棠身患重病,逐渐失忆。平如推掉所有工作,全身心照顾美棠。每天五点起床,给她梳头洗脸、做腹膜透析、打胰岛素。情况严重的时候,会一整夜看着她。是否有烦躁之时?平如的回答是:从来没有。这是他活着的希望所在。
美棠生病神志不清醒,说一些无理取闹的糊涂话让平如很伤心,八十多岁的他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但他依然把美棠的话当真,认真去执行。
身边小辈劝他不需要这么认真,但平如很坚持:明知不可而为之。做了心里就没有愧疚。而且他会拷问自己:人生当中,能为她做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做?
少年在战争中经历生死,中年在波折中历尽世态炎凉,晚年遭遇伤病离别。纵然艰难,但平如的笔下尽是美好。他说,此生最大的幸福是与美棠相遇,相爱,相守。
为什么时间没有磨平他和美棠之间的爱?平如回答说:“磨平?爱可以是很久的,是永远的事情。”
一个当过兵,经历过炮火的硬汉,为何还能有如此温情的内心?他说,“善与恶之间,我有一个判断力,我坚持做善的,不做恶的。我有这个坚强的信心。这不是情感的脆弱,这是道义的坚强。”
美棠2008年去世。平如2020年去世。世上再没有平如美棠,但有《平如美棠》这本书,让人们看到爱美好的模样。
现在很多人都说自己爱无能,来看看平如和美棠的故事吧,相信你会获得很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