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时评】警惕那些表演型官员
据界面新闻报道,被查近一年后,网红官员朱是西受到党纪政务处分。4月27日,河南省纪委监委通报,南阳市委原书记朱是西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官员落马,大抵与“钱色”有关。朱是西的问题,从目前来看,主要集中在“钱”上。通报中指出,朱是西漠视群众利益,乱作为,损害群众利益,大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滥用职权,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项目承揽、工作调整等方面谋取利益,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朱是西是典型的网红型官员,曾多次以网红形象出圈。譬如,2022年五一假期,朱是西在南阳一家临街服装店买了一件有着“热爱中国”字样的T恤,以实际行动支持夜市经济。2023年1月,朱是西在当地人代会闭幕会上讲的“南阳挣钱襄阳花”在网上引起热议。最广为人知的一次,则是“留置针”事件。在出席2024年初的一次工作会议时,朱是西带着刚输完液的“留置针”亮相。
这个画面在当时虽引发了一些争议,但推崇和赞赏者居多,认为他带病工作,体现了勤政为民、恪尽职守的精神。如今看来,这是相当的讽刺。朱是西努力是努力,但似乎动机不纯。从项目承接到干部任用,从违规收受礼金、财物到干预司法活动,从官方披露的情况看,朱是西几乎染指了所有能捞钱的领域,把权力腐败演绎到了极致。
事物都有两面性,这一点在官员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一方面,他们是公众人物,受到的关注更多;另一方面,个人形象和社会好评度是其仕途进阶的重要因素。因此,他们会有意无意地包装自己、展示自己,以争取更多的“印象分”。这无可厚非,但就怕用力过猛,包装变成伪装,一边大发官财,一边把自己打扮成带病工作的感人形象,博取好名声。
官员网红化似乎正成为一种趋势,这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有利于提高官场透明度,拉近官民之间的距离,树立官员的亲民形象。但也要警惕一些表演型官员,他们刻意打造的公众形象,可能与本人有着巨大差异,判若两人。这不仅不真诚,而且极具欺骗性和隐蔽性,对正常的权力监督也是一种伤害。资料显示,朱是西自参加工作后,升迁速度堪比火箭,边升边腐,可能与他善于表演有着很大关系。
“留置针书记”被“留置”,再次敲响了警钟。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的是清清朗朗、坦坦荡荡的官员,而不是充满表演天赋的官员。因为只有品行端正、人格健全,才能抵制住权力冲动。
开屏新闻首席评论员 吴龙贵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曹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