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籍“乐手”再登央视!

2025-05-05 14:01:00 围观 :0次

5月4日晚

来自合肥的磐石机器人乐队

亮相央视“五四晚会”

与二十四伎乐国风乐团

合奏一曲《就是哪吒》


这是磐石机器人乐队

第三次登上央视舞台

以科技赋予音乐全新感染力

让人们再一次看到合肥的科技创新

迸发的青春活力

01

机器人与国风乐队“跨界混搭”

奏响“千年合鸣”

节目中,《就是哪吒》奏响青年精神的不屈和执着,来自合肥的磐石机器人乐队及编钟机器人闪亮登场、各司其职,鼓手“寂静”、键盘手“大手”、贝斯手“渡者”、主音吉他“唐郎”、伴奏吉他“星耀”等机器人激情演奏,与二十四伎乐国风乐团“跨界混搭”,打破古今“次元壁”,奏响“千年合鸣”。

带有摩登色彩的金属质感机器人,与国风长卷、古风人物相融,科技与传统文化在舞台上完成了邂逅。

机器人不单单是“奏乐机器”,还与国风乐团开展情景演绎,随着曲风和节奏做出相应肢体动作,尽显科技活泼,让音乐呈现更具感染力。 

02

攻克难题

谱就“五四乐章”的赛博开场

要促成这一跨越古今的相逢,不容易。

“4月份敲定录制,但当时机器人档期已经满了,没办法到深圳,于是节目组决定在合肥本地找影棚,一起合奏的二十四伎乐国风乐团也从成都赶来合肥,配合录制。”合肥磐石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吴超表示。

转换歌曲格式、编曲优化,再变成机器人可听懂的语言,磐石机器人团队使用3天左右的时间完成了机器人的调试。

吴超介绍,除技术之外,还有一大难题需要解决——在合肥本地为机器人找到录制“舞台”。白色影棚,至少宽30米、进深15米、高10米,为了视觉呈现上的尽善尽美,合肥市委宣传部帮助团队搜寻合适影棚,最终在长丰县找到了理想的录制空间,在合肥舞台促成了晚会的赛博开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支机器人乐队的背后,是一支由“90后”和“00后”组成的研发团队。

为了让机器人“更懂音乐”,以吴超为代表的团队人员率先“学音乐”,甚至找来安徽师范大学编曲专业老师进行指导。为了让机器人做出“有感情”的音乐表达,团队人员不断调试,将艺术情感转化成参数。

一次次攻克技术难题,一次次打破融合壁垒,团队人员不仅成功设计研制出磐石机器人乐队,还自己作词作曲,为机器人乐队谱写磐石原创歌曲《起航》《燥》《征程》等。  

03

第三次登上央视

机器人奏出创新合肥

这并非磐石机器人乐队第一次登上央视。

在去年的“五四”青年节晚会舞台上,磐石机器人乐队便携手孙千、上上、触耳先生乐团共同演绎了一曲《化学元素周期表》。打破了表现形式和观众间的界限,营造出沉浸式场景化新体验。

去年12月,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中国科技创新盛典》,即总台“科晚”上,磐石机器人乐队与王佳南等多位民乐演奏家联袂演奏了一曲《国乐新摇滚》,为观众开启一场“科技跨年”视听盛宴。

从“萌新”到“常客”,磐石机器人乐队奏响科技之声和创新合肥。

据了解,研发团队在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运动控制算法、传感器融合等关键技术领域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创新。为了实现机器人精准演奏乐器,工程师们需要精确控制机器人的力度、速度和角度,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以鼓手“寂静”为例,核心智能MIDI解析算法能将乐谱自动解析成上千个动作指令,动作精度可达毫秒级,这才让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成为可能。

而作为机器人研发企业的合肥磐石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正以“机器人+”、“科技互动装置”为载体,在文化、旅游等方面注入科技力量,用“硬核科技”探索文化艺术的更多呈现形式。

“经过这一次‘五四晚会’中的场景演绎,我们也意识到机器人不仅是乐手,也可以是演员,后续我们将继续迭代优化,让机器人在音乐呈现、动作表现等方面更细腻,更具感染力,让磐石机器人、让合肥机器人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吴超表示。

一曲悠扬

这是科技与艺术融合创新的

生动缩影

从总台“科晚”到“五四晚会”

频频出现的合肥元素

展现出合肥科技发展的强劲脉动



合报科学+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张玉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