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微处筑牢粮食生产的绿色防线——YB系列生防菌剂田间配套应用技术研究和示范现场观摩会纪实

2025-05-22 11:58:00 围观 :0次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见习记者 冯雅楠 通讯员 朱笑笑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一场旨在从细微处筑牢粮食生产绿色防线的盛会——YB系列生防菌剂田间配套应用技术研究和示范现场观摩会5月20日在开封市祥符区国营姬坡农场召开。

会议由河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办,河南省植物保护植检站和开封市祥符区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汇聚河南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植保站、河南省农技推广总站等相关领导,以及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小麦种植户,共同为农业的绿色发展出谋划策。

近年来,由于连作扩大、免耕种植、种子调运、机械跨区作业等耕作制度改革,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小麦、花生等作物根部病害不断蔓延,小麦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大面积发生,严重威胁着我省小麦的安全生产。在这关键时刻,河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土传病害生物防治创新团队精心研制出YB系列生防菌剂,为小麦等作物土传病害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观摩会现场,河南省植物保护植检站站长张国彦率先发言,他详细介绍了项目实施情况。研究团队在全省设立了6个示范点,祥符区国营姬坡农场便是其中之一。今年,生防菌剂在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等土壤病害方面效果显著,协同增效区的小麦长势良好,展现出勃勃生机。生防菌剂不仅能替代一部分农药,还能调理土壤,提高产量,在推动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优势尽显,这也是团队坚持研究的不竭动力。

漫步在麦田之中,微风轻拂,饱满的麦穗随风摇曳,泛起层层金色的麦浪。河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杨丽荣难掩激动之情,她告诉记者:“作为省农科院植保所主持的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在科研攻关过程中主要关注‘一新两优’,即新菌株的筛选,优化剂型,优化菌株的发酵工艺;‘一高两提’,即高效价菌株,提高产量、提高效益。YB系列生防菌剂由团队自主研发,目前已申请了专利,其中6%井冈/240亿枯草芽胞杆菌微生物农药和5亿微生物制剂是获得了生产许可的产品。通过土壤处理、‘一拌两喷’,可对小麦的土传病害进行全程的综合防治,从协同增效区的小麦生长情况来看,效果非常明显,产量增效一般能达到15%左右。”这一个个数据,不仅是科研成果的见证,更是农民增收的希望。

参与观摩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们,对生防菌剂的发展前景纷纷表示肯定。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李洪连感慨地说:“过去防治小麦的土传病害主要是利用化学农药,一方面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对环境也有不良影响。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生防团队近年开发的一系列微生物菌剂,对小麦土传病害防治效果明显,且对环境友好,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发展前景广阔。”

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副研究员夏明聪向前来观摩的农户们详细讲解了生防菌剂的应用方法:“这是我们改进后的产品,主要应用方法是‘一拌两喷’,在播种前将菌剂充分溶解进行小麦拌种,然后在小麦返青拔节期和齐穗扬花初期将菌剂用二次稀释法完全溶解后进行喷雾,操作方便。并且我们这次还优化了剂型,之前的菌剂在水溶时可能会有溶解不充分的情况,现在这个就不会了。”他的讲解通俗易懂,让农户们对生防菌剂的使用充满了信心。

开封市祥符区姬坡国营农场场长张新春也分享了自己的使用感受:“用了菌剂的小麦,不仅病害少了,而且麦穗颗粒饱满,千粒重增加,增产效果明显。”现场还有不少农户因为没有拿到菌剂样品而略显失落,不过夏明聪告诉他们,这款产品很快就会上市,到时候大家可以自行购买,农户们听后,眼中满是期待。

YB系列生防菌剂的田间配套应用技术,无疑是对小麦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的一次重大创新。它就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从细微处入手,为小麦的防病、提质、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现场观摩会宛如一场及时雨,它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农业的绿色梦想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伴随会议的结束,一幅绿色农业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对当下农业发展困境的有力回应。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YB系列生防菌剂的广泛应用,从细微处筑牢的粮食生产绿色防线将更加坚固,中原大地的田野上必将迎来更大的丰收,农业的绿色发展之路也将越走越宽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