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报】淄川检察:精心绘就老年司法保护新“枫”景

2025-07-13 07:03:00 围观 :0次

【来源:淄博检察】

原文刊于《山东法制报》7月7日3版

面对老年群体对司法关怀的迫切需求,淄博市淄川区人民检察院精准发力,匠心造“般阳护晚晴”工作品牌,聚焦老年人案件办理关键环节,以“四个专业化”为抓手,为辖区老年人的幸福晚年筑牢堤坝。

组建综合性办案中枢。打破传统办案组局限,整合全院资源成立“般阳护晚晴”维护老年人权益工作室,抽调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多领域骨干检察官、检察官助理,组建“一专多能”精锐团队,依案件类型划分办案小组,除职务犯罪外,全面覆盖各类涉老案件办理。

筑牢涉老案件理论根基。工作室成员精研法律条文,积极学习社会学、心理学知识,考取心理咨询师等专业资质,精准对接老年人身心特点,优化构建“捕诉监防研”一体化工作格局。

完善制度机制,规范办案流程。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淄川区人民检察院“般阳护晚晴”老年人案件办理实施细则》《关于加强老年人特殊司法保护的工作规范》,详细界定涉老案件受理范围、办理原则、流程步骤及程序要求,让每一个涉老案件从受理到办结都有章可循,保障司法公正高效。

面对侵害老年人权益的重大案件,“般阳护晚晴”团队雷霆出击,组织精干力量深挖犯罪,精准指控,全力追赃挽损,让违法犯罪分子付出沉重代价。对于老年人轻微犯罪案件,秉持宽容审慎态度,合理扩大非羁押措施与不起诉适用范围。去年以来,对办理的9起老年犯罪案件进行公开听证、宣告不起诉,并在宣告后对当事人开展训诫教育与普法宣传,助其改过自新。

主动走访社区、乡村,通过与基层干部、老年代表面对面交谈,精准捕捉涉老司法实践中的痛点、堵点,为后续制定精准有效的司法决策奠定基础。及时发现符合救助条件的老年被害人,一旦锁定线索,迅速移送并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去年以来,联合民政、慈善等多部门,为16名老年被害人争取救助资金22万元,让老年群体切实感受到司法关怀和社会温暖。

数据赋能强研判。搭建涉老司法大数据分析平台,整合公检法、民政、社保、医疗等多部门数据资源,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结合老年人犯罪的地域分布、时间规律、犯罪类型关联等特征,深度剖析老年人涉案潜在动因。

来源 | 山东法制报

作者 | 王均生、王 永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