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消保委发布消费提示:避开预付式消费四大“坑”

2025-08-21 15:06:00 围观 :0次

华声在线8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仝若楠)近年来,预付式消费领域问题频发,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困扰和损失。8月21日,湖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特发布2025年第9号消费提示:办卡前必看!避开预付式消费四大“坑”。

警惕商家卷钱跑路等陷阱

消保委提醒消费者识破卷款跑路、虚假宣传、霸王条款和服务缩水四大陷阱,警惕消费风险。

部分商家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资金链断裂等原因,突然停业、歇业甚至直接卷款跑路,导致消费者剩余的预付资金无法退回,权益受损。例如一些健身馆、美容院,在收取大量预付款后,毫无征兆地关门大吉,消费者既无法继续享受服务,又难以追回剩余款项。

同时,一些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办理预付卡,会进行夸大其词的虚假宣传。比如承诺的服务项目与实际提供的服务相差甚远,或者宣传的优惠力度在实际消费中无法兑现。部分培训机构宣传有知名教师授课,但实际授课的却是毫无教学经验的人员。

此外,部分商家商家往往会在预付式消费合同中设置一些不合理的格式条款,如预付卡一经办理不予退款、过期作废、只能在指定时间或地点消费等霸王条款,让消费者陷入被动。

在服务上,有的美容美发店原本提供的优质产品和专业服务,在消费者办卡后逐渐换成质量较差的产品,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也大幅下降。

注意查验资质,仔细审核合同条款

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之前,要充分了解商家的信誉和经营状况。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查看消费者评价、咨询身边有过消费经历的人等方式,了解商家的口碑。优先选择经营时间长、规模较大、信誉良好的商家。同时,要查看商家的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确保其合法经营。

消费者不要被商家的宣传和优惠所迷惑,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消费能力来决定是否办理预付卡。避免因贪图一时的优惠而冲动消费,办理金额过高、使用周期过长的预付卡。如果是首次尝试某类服务,建议先进行单次消费,体验满意后再考虑办理预付卡。

在签订预付式消费合同时,消费者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关于费用、使用规则、有效期、退款条件等重要内容。对于不合理的条款要及时提出异议,与商家协商修改。如果商家拒绝修改,要谨慎办理预付卡。同时,要保留好合同、发票等相关凭证,以便在发生消费纠纷时维护自己的权益。

办理预付卡后,消费者要定期关注商家的经营状况。如果发现商家有异常情况,如频繁更换员工、服务质量明显下降、店铺装修改造等,要及时与商家沟通,了解情况。一旦发现商家存在跑路风险,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尽量减少损失。

消保委指出,在预付式消费过程中遇到问题,消费者要及时与商家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拨打12345进行投诉,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维权时,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相关证据,如合同、发票、消费记录、聊天记录、视频音频等,以便更好地主张自己的权益。

来源:华声在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