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表(第二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规定,现将明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全县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相关信息公布如下:本次公告的监督抽检信息涉及节令食品(粽子)共计6批次,合格率100%,样品信息详见附件。
特此公告。
附件下载:
第二期(粽子).xls
相关文章
-
发“蛤蟆汤”视频被罚45万?最新:撤销处罚,5人被停职
7月15日,山东临沂市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近日,针对兰山区一饭店因发布菜品视频拟被高额处罚一事,临沂市高度重视,成立由市司法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共同参与,对此事件进行提级调查。经调查,兰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处罚证据不足
2025-06-11 16:09:00 -
华为申请策略组管理相关专利,降低策略组更新操作的成本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策略组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的专利,公开号CN120301772A,申请日期为2024年01月。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策略组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功能虚拟化管理编排NFV-MANO架构中,该方法
2025-06-11 16:09:00 -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发布贵州省2025年高考成绩复核通告
为做好2025年高考考生成绩复核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成绩复核程序考生填写《贵州省2025年高考考生成绩复核申请表》(附件1),于6月26日持本人居民身份证、高考准考证到报考所在县级招生考试机构提出成绩复核申请,逾期不予受理。为保障考生信息安全,只受理考生本人提交的成绩复核申请。成绩复核范围成
2025-06-11 16:09:00 -
捏造“重庆九龙坡石桥铺大火系人为”谣言 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近日,“重庆九龙坡石桥铺大火系人为”的谣言信息在网上传播,引发舆论关注。经查,2025年6月12日,张某(男,34岁)为博取眼球,将捏造的不实信息在网络平台散布,致谣言信息迅速传播扩散,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目前,张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警方提醒:网络平台不是法外之地,对编造、传播网络谣言
2025-06-11 16:09:00 -
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表(第二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规定,现将明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全县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相关信息公布如下:本次公告的监督抽检信息涉及节令食品(粽子)共计6批次,合格率100%,样品信息详见附件。特此公告。附件下载:第二期(粽子).xls
2025-06-11 16:09:00 -
襄城区聘任11名网约配送员任食品安全监督员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李紫璇、张奥妮)6月6日上午,襄城区11名网约配送员代表正式受聘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成为守护市民“舌尖安全”的新生力量。本次活动由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襄城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标志着襄城区在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构建多元共治格局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聘任仪式现场,首批网约配送员食
2025-06-11 16:09:00 -
陕西省安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89批次食品合格情况的通告 (2025年第三期)
近日,安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对糕点、蜂产品、粮食加工品、调味品、淀粉及淀粉制品5大类89批次食品(含12批次粽子)进行抽检,所检样品全部合格。消费者可扫码参与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或关注“安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进入意见征集系统,点选所关注的食品品种、检验项目和抽样场所,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据票
2025-06-11 16:09:00 -
出圈海外!端午时令商品交了不少“新朋友”
这个端午假期,端午时令商品开发出了新空间。浙江的粽子、端午文创生产企业,这个端午节也交了不少“新朋友”。浙江嘉兴某粽子生产企业国际业务中心经理 沈骞:今年,我们开发了纯植物馅料的素食粽子、低糖粽等细分品类,今年以来已经累计出口了250余万只粽子。东南亚是主要市场,我们还开拓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
2025-06-11 16:09:00 -
华为浏览器高考频道上线,祝考生执笔如愿,且看少年!
每年六月,高考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335万,考生与家长对高考资讯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从考前备考策略到考中实时动态,再到考后志愿填报,信息获取的及时性、权威性与精准性直接影响着千万家庭的决策效率。然而,面对海量碎片化信息,考生与家长往往陷入“信息过载
2025-06-11 16:09:00 -
中央网信办敦促平台整治“开盒”能否带来变化?|视频评论
当一名普通人只因在网络上发表观点,便被人扒出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社交账号等个人隐私肆意传播,这样的场景已非电影情节,而是互联网上真实上演的“开盒”暴力。近日,中央网信办重拳出击,印发通知要求全平台从严整治“开盒”乱象。有媒体曾发布调查报道,发现花费300元,就能通过暗网“社工库”获取同事准确的个人信
2025-06-11 16: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