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沈交所交易额达30亿元 助力国企存量资产质效提升

2025-04-27 09:52:00 围观 :0次

2025年一季度,盛京金控集团所属沈阳联合产权交易所按照市政府国资委存量资产质效提升工作部署,积极创新存量资产交易新模式新品类,多措并举助力区域国有企业存量资产提质增效,尤其在经营权转让等关键领域成果突出。一季度实现交易额3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0%,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动重大产权项目落地实施

沈阳地铁集团所属沈阳靖湖置业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项目,沈交所精准施策,成功引进优质战略投资者,为企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助力国有资本实现有序流转和布局优化。交易额4亿元不仅盘活了沈阳地铁集团沉淀资产,更借助新投资方的资源和经验,推动相关项目的进一步开发建设,提升区域经济价值,实现活力国企目标。

在国有耕地进场交易服务中,沈交所充分彰显产权市场的“价格发现”与“资源配置”功能。国能北安热电有限公司农场耕地以158.54万元/年的租金底价起拍,最终以299.34万元/年的价格成交,溢价率高达88.81%,创造了区域同类耕地租赁价格的新高。

此外,康平县乡村振兴中心国有土地流转及规模化经营项目,沈交所突破传统土地经营租赁模式,完成国有耕地30年经营权转让,转让金额达3.2亿元,为康平县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夯实了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沈交所在停车场资产盘活及智慧化改造领域也取得重大进展。顺利完成沈阳市大东区、沈河区、和平区等区域公共停车泊位经营权转让,交易额达9.1亿元。通过公开透明的交易平台,吸引专业停车运营企业参与,引入先进的智慧停车管理系统。这一举措有效盘活城市停车位资产,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城市停车难题,同时推动城市交通智能化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一季度完成各类国企资产处置项目320宗

在行政事业单位招租项目上,沈交所创新采用新模式。由国有产权交易平台和阳光采购平台联合组织,为沈阳海关、沈阳市骨科医院、沈阳市妇婴医院等事业单位,采用“公开挂牌+公开招标”的方式遴选最优承租方。这一创新模式为租赁与招标的经营权益类招租项目组织模式带来全新变革。一季度,沈交所共完成108家企事业单位招租项目,实现租期收益1.08亿元。

在报废资产处置工作中,沈交所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优势,借助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信息发布渠道,提高项目曝光度,吸引全国范围内的潜在投资者。一季度共完成各类国企资产处置项目320宗,交易额达12.9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4%。

下一步,沈交所将继续秉持服务地方经济、优化国有资产配置的宗旨,不断创新交易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深入挖掘存量资产价值,助力打造活力国企、实力国企中发挥要素市场功能。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黄超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

相关文章